心怀感动 共同战“疫”
发布时间:2020-03-17 作者:汤 群 阅读次数:816
病毒无情人有情,为难时刻显忠诚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危机关头,挺身而出的共产党员用责任和担当织密一张张社区“防护网”,用脚印和叮嘱凝聚起群防群控的“坚固防线”。2020年2月,我响应号召,就近下沉在襄阳市开发区华光社区,与当地党员一起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斗中,留下了一段特殊时期的工作记忆。
刚性防控有温度
我的老家在襄阳,我一直在武汉上班。年前,我回襄阳探亲,本打算小住几天就回武汉,没想到刚回襄阳,武汉就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封城了。
我是武汉返襄人员,进小区的时候就登记了信息。每天都有社区工作人员主动打电话,询问健康状况,监测体温,并叮嘱一定要在家隔离,避免走动。每个单元楼门口都有工作人员把关,禁止随意出门走动。
回武汉的审批手续迟迟没有进展,看到我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已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,我的内心十分焦急。隔离期一满,我就主动到社区报到,成为了一名党员志愿者。我所在的社区是华光社区,2019年6月刚成立,有3600户、12300多个居民,社区有9名工作人员。
风雨中值班的冯文慧
起初,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协助物业管控小区人员出入,检查出入证,记录出入时间、姓名、体温,劝返闲散人员。随着踊跃报名参加社区服务的志愿者越来越多,志愿者的服务项目也有所增加,包括:监测居民体温,上门排查疑似患者,配送生活物资等。
小区的管控非常严格,任务很重。志愿者们很辛苦,有些志愿者因为家中没人照顾孩子,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社区服务。在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过程中,我感受到刚性防控中蕴含着关怀和温暖。
上门排查疑似病例时,我认识了老冯。起初叫他“老冯”是因为他年龄比我大,并且只知道他姓冯。上门排查的时候,我们分到一组,负责19栋2单元,96户居民排查工作。上门排查需要逐户敲门、量体温,万一有居家隔离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,志愿者有被感染的风险。社区志愿服务防护物资比较匮乏,没有防护服,志愿者只带着一层薄薄的口罩,挨家挨户敲门登记。每个人都很严肃,几乎没有交流。老冯非常认真、谨慎,有时敲门敲很久都没人开,每次我们想放弃的时候,老冯都示意,再等等,他不想漏掉一人。
那天,看到小区里一个老奶奶拎着一口旧锅,我很纳闷。后来值班时,听志愿者说,老冯在小区门口值班,一个老奶奶说家里锅坏了,非要出去买锅。老冯就给家里打电话,让他爱人把自家的锅拿来给老人用。后来,我专门就这件事问老冯。他说:“外面超市、商店都关了,出去也买不到锅。老人年纪大,至少有七十多岁了,当时也快中午了,正等锅用。老奶奶最开始死活不接受我送来的锅,我说借给她,等她买了再还我,人家才答应。”我竖起大拇指,老冯不好意思地摆着手,说“我们家还有锅,这真的没什么。”
冯文慧为老人送菜
有一次我看到老冯值班劝返一个准备出门的老人。老人看起来有八十岁上下,白发苍苍,身形佝偻,坚持要出去买菜,说家里没菜了,自己不会用手机买菜。老人说,哪怕出去只买两棵白菜都行。老冯坚持没让老人出去。我看见老冯拿出手机打了电话。过了一会儿,老冯的爱人拎了一袋子菜走来,有白菜、鸡蛋,还有五花肉。老冯把菜送给老人时,老人很感动,一定要给老冯钱。老人说,“特殊时期,买都买不到,你把你家里的菜拿给我,不要钱怎么行。”老冯再三推辞,坚持不要老人的钱。
后来,我看到志愿者通讯录,老冯叫冯文慧,今年48岁,是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,副局长。钦佩之余,我觉得老冯真是一位接地气的领导干部。
柔性服务有力量
严防严控的同时,志愿者们竭尽全力为社区居民服务,保障社区服务井然有序。
社区志愿者通过微信沟通和电话联络的方式,保证对隔离人员防控到位,又有效消除隔阂。志愿者告知隔离人员联系方式,承诺随时帮其采购生活必需品,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关爱和温暖。志愿者们深入各小区,上门张贴《告知书》,在告知疫情的同时,温馨提示居民,提高自我防范意识。
2月27日,襄阳下了一天的雨。这是志愿者吴明刚在小区连续值班的第11天,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,负责把生活物资配送到各单元楼下。
从早上8:30一直到晚上7:00,手提、肩抗、推车拉,一趟趟来回转运,大家把一袋袋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楼下。有些孤寡老人的物资,吴明刚就直接送到家门口。一天下来,吴明刚的衣服都淋湿了,整个人看上去疲惫不堪。但吴明刚没有丝毫懈怠,他说,“为了避免人员走动,物资还是要坚持送到各单元门口。现在配送之所以劳动强度如此之大,是因为没有经验,配送效率低。增加人手和转运工具,能大大提高配送效率。”
吴明刚(右)与志愿者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
有些老人不会用网络订购,吴明刚认真做好记录,与供应商协商线下代订购,其中有一位老人需要订购的部分物品供应商没有,吴明刚就从自己家里拿来送给她。第二天老人专程下楼给他钱,吴明刚拒收后,老人激动地说:“不给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,你们每天这么辛苦,还把家里的东西拿给我们。”
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吴明刚
吴明刚话不多,为人很低调。从志愿者通讯录上能看到他是“江山重工”的职工。因为志愿者们每天都戴着口罩,我看不到他真切的模样。参加志愿服务一段时间后,志愿者中有一位吴明刚的战友,无意中聊起吴明刚,我们才知道,原来吴明刚是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,2019年7月26日,在北京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
2009年,在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中,吴明刚被选到阅兵保障队伍中,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国庆60周年阅兵“装备保障标兵”,荣立兵器集团一等功。2017年9月,吴明刚又加入建军90周年阅兵装备保障突击队。
“技能大师”、“劳动模范”、“隆重工匠”、“国防专利”, 这些都是吴明刚的头衔。但看着眼前戴着口罩,头发衣服都被淋湿的吴明刚,我丝毫看不出他原本是被荣誉和头衔簇拥着的。吴明刚吃苦耐劳,勤奋踏实,低调朴素,任劳任怨,他是成千上万志愿者中普通的一员。他眼神中流露出的坚毅与温暖,如同冬日里的一簇簇阳光,驱散阴霾,点亮希望,传递一种不畏困难、勇往直前的力量。
在下沉社区的这段日子里,我遇到的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有太多太多。在灾难面前,我们防控有温度,服务有力量。每位志愿者都在用行动书写坚守,大家齐心协力扛起社区保障的重担,更是托起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