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
发布时间:2019-07-05 作者: 利用处 黄敏 阅读次数:1013
通过认真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坚守初心、深藏功名的先进事迹,我的精神得到洗礼,灵魂受到深深的触动。张富清以朴实无华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,为我们树立了前进的路标,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航线,是我们青年干部永久学习的榜样。老英雄不畏艰难、淡泊名利、赤诚奉献的高尚情怀,是他留给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,必将激发我们内心前行的动力。对此,我有三点深刻的学习体会:
一要学习老英雄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。老英雄的一生,是战斗的一生。在战场上,张富清不畏牺牲,勇当突击队员,冲锋在最前线,奋勇杀敌,立下赫赫战功。在转业到地方时,他主动选择湖北最偏远的山区——恩施州来凤县,在悬崖上修公路、在穷山沟里抓生产。任务当前,他总是带头干、拼命干。哪怕是以88岁的高龄面临高位截肢,他也凭借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重新站立起来,不给国家和他人增添任何麻烦。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,虽然不需要上战场、炸碉堡、拼刺刀,但也会遇到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。目前,我从事档案编研工作,这是一项非常清苦的工作,不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,更需要有“板凳甘坐十年冷”的定力和韧劲。相对于我目前的知识储备和年龄阅历而言,在承担一些编研任务时,我内心时常存有一些畏难情绪;在做口述档案这项创新工作时,因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经验,开拓实施时会遇到很多难以料想的困难,内心常打“退堂鼓”。相比老英雄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而言,我深感惭愧,我们的困难实在太不值得一提。我们学习老英雄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,就是要把勇于担当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本色。推进档案事业创新发展,需要我们破除惯性、敢于战斗、敢于变革。我们要敢于坚持原则,敢于较真碰硬,关键时站得出、危机时豁得出,面对矛盾迎难而上,在破解一个个难题中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。
二要学习老英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。几十年来,张富清的工作地点一变再变,在他随身携带的物件里,始终有一只印有“献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”的搪瓷缸。他说:“只有不要命的人才能得到这个缸子。这是全国人民慰问的缸子,是全国人民对我的爱戴。”老英雄很珍视荣誉,但他并不认为荣誉是用来显摆的。他从不为自己和家人流泪,但一提起牺牲的战友却总是热泪盈眶。老英雄总是说:“真正的英雄、真正的人民功臣是这些为党和人民牺牲的战士。”他从不与人比官职大小,不比家境的富裕与否,不比孩子的就业岗位,只与牺牲的战友比奉献。建功不贪功、有功不居功,在赫赫战功面前,他想到的从来不是以此去向组织摆功劳、提要求,而是感恩组织,满足于组织给予的荣誉和待遇。相比牺牲的战友,他认为自己得到的已经太多,因此总是将自己的个人需求降到最低。我们学习老英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,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名利观,时刻感恩组织的培养,时刻谨记手中的权力由人民赋予,时刻牢记“为人民服务”是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精神和担当,倍加珍惜现有的工作机会,做好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。不论自己身处何种岗位,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地做出贡献。
三要学习老英雄赤诚奉献的高尚品德。老英雄的一生,写满了奉献。从粮食局、三胡区、卯洞公社、外贸局、建设银行……从转业到离休,数十年如一日,张富清真正做到了就像一块砖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。在做白内障手术时,作为离休干部的张富清本可以选择质量更好的人工晶体,但他却选择了最便宜的晶体,他说:“我90多岁了,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了,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。”只讲奉献不讲索取,张富清有着崇高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他的心里,总是首先想着国家、想着组织,而把自己和家人摆在次要位置。他的人生目标不是为小家谋福利、庇护子孙、福泽亲属,而是定位于为国家作贡献、为人民谋福祉。我们学习老英雄赤诚奉献的高尚品德,就是要发扬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,从自己做起,从本职岗位做起,做讲奉献、有作为、有担当的合格党员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我们学习老英雄张富清的崇高精神,就是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切实把学习精神落实到行动中,切实体现到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之中,把爱国之情、强国之志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