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初心担使命 在平凡的岗位上扎扎实实为民办事

发布时间:2019-07-05 作者:利用处 崔红梅 阅读次数:702

在这次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主题教育中,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,一辈子坚守初心,不改本色、事迹感人。伟大和平凡、赫赫战功和质朴寻常,在张富清老人身上形成强烈反差,又融合得如此平凡,离开战场60年,变化的是他的工作岗位,不变的是他面对困难,不屈不挠、对职责使命的坚守。就像他亲手在阳台上种下的仙人掌,虽然普通,却有顽强的生命力,可以开出美丽的花。

从老英雄张富清的身上我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无私忘我。每读一次老人的事迹,我都是心潮激荡、久久不能平静,英雄无言深藏功与名,张富清老人靠的是党员的信仰、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。在部队,他保家卫国;到地方,他为民造福。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、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,是部队官兵和我们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。我们要以张富清同志为镜子,照照自己的“样子”,正正自己的“衣冠”。张富清老人面临转业,他本可以有多种选择。留在大城市,海阔天空;回到陕西老家,方便赡养自己父母。可是组织找他谈话时,他当即响应党的号召,去恩施最偏远最困难的来凤县,这就是军人本色。对照我自己,我就是从恩施山区走出的的山里妹子,从小生活在大山深处,最能体会到恩施山区的条件有多么艰苦,交通不便,落后闭塞。50年代的恩施山区条件更是艰苦,从武汉到恩施得花5、6天的时间,坐汽车、转轮船、再坐汽车,张富清老人能做出这样的选择,不是他一时的冲动,而是他对党的一颗忠诚的心。恩施大山里的人做梦都想走出大山,可是许多人一辈子也没能走出大山,对照我自己,当初从部队转业,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走出大山,就不想回到那贫困落后的恩施山区,而是留在了武汉这座大城市,留在了省直机关,和他相比较,很汗颜,我没有他那种信念,也达不到他那种境界。老人说:“我是一名党员,党需要我干什么,我就干什么,战场上死都不怕,苦点怕什么”,对当年的决定,他依然态度那么坚定。

学习张富清老人就是要学习他一辈子坚守初心、不改本色。我们转业军人,尽管已经脱下了军装,但“一日从军,军魂入骨”,我们入伍的初心不能改,军人的作风不能变,张富清老人为我们部队官兵、退役军人立起了时代标杆。我们这些处在和平年代的转业军人,虽说不能像张富清老人一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、流血牺牲,但我们可以在最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。我于2006年转业到湖北省档案馆,在利用窗口干了十三年,每天打交道的就是人民群众,直接为民服务,这次主题教育,其中的目标之一就是“为民服务解难题”,我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,以张富清老人为榜样,真心实意地利用馆藏档案为人民群众办好事、做实事、排忧事、解难事,努力让那些满怀希望前来查阅利用档案的人民群众满意而归,扎扎实实为民办事。

无论是工作态度,还是工作质量上,都力争做到最好。要把“为利用者提供人性化的阅档环境,开展优质查档服务,让利用者满意”作为本岗位的工作宗旨。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查档方式、改进服务态度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。做到热心接待、细心查阅、耐心解答、真心服务,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到“宾至如归”。近年来,随着我们馆藏资源的不断丰富,来馆查询学历、工龄、社保、职称等民生档案的利用者越来越多,这些都直接关系着利用者的切身利益。我们必须在工作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想利用者之所想,急利用者之所急,切实做好查档服务,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。每个利用者都是满怀期待而来,有的人还是带着不满的情绪而来,抱怨声不断,并且希望一来就能拿到所需的档案,我们要理解利用者的心情,站在他们的角度替他们考虑,不急不燥、尽职尽责,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,努力提高档案的查准率,查全率,即使查不到他们所需的档案,也给他们一个满意的解释。

昨天下午,黄国雄馆长一行到利用大厅进行调研,与利用者座谈,现场听取了利用者的意见和建议,就利用者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,黄馆长当场解答,并要求限时进行整改,这充分体现了馆领导对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,从利用者的角度出发,真正“为民服务解难题”。

我们查阅利用岗有着光荣的传统,先后两次被全国妇联和省妇联评为“巾帼文明岗”,作为利用岗的一员,我感到无比自豪与光荣,但也深感责任重大,我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,像老英雄张富清学习,坚守初心、不改军人本色,让“巾帼文明岗”这个称号永远闪光。


版权所有 Copyright@ 2010 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: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3号 邮编:430071
信息投稿邮箱:daxx33853@163.com
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:027-87233715
档案查阅咨询电话:027-87233921
展览参观联系电话:027-87238837
鄂ICP备0500698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