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档案文化 >> 荆楚文化 >> 正文

地方戏曲

发布时间:2016-10-21 阅读次数:

 黄梅戏 

 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、采子、黄梅调等,后称黄梅戏。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、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,形成于清道光年间,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。邢绣娘、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、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。黄梅戏有近二三百年的历史。在形成的过程中,它吸收了汉剧、楚剧、高腔、采茶戏、京剧等众多地方戏精华。
  早期的黄梅戏,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,无固定程式。采用打击乐器伴奏,人声帮腔,并载歌载舞。其唱腔委婉清新,表演细腻动人。黄梅戏剧目十分丰富,它也是在黄梅采茶戏传统剧目“三十六大本,七十二小出”的基础上构建的。其中《天仙配》(原名《董永卖身》)、《女附马》(原名《双救主》)、《小辞店》、《打猪草》、《夫妻观灯》等则是百余年来久演不衰的黄梅戏精萃。

 

 

汉剧

  汉剧前身称楚调(又名楚腔、楚曲),后称汉调。有史可查,汉剧形成于清·康乾年间,成熟于清·嘉道年间,流行于湖北全省,波及湘、豫、川、陕、粤、皖、赣、黔、晋等省的部分地区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
  汉剧声腔以西皮、二黄为主,首创皮黄合流,并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,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,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其他地方戏曲剧种,如:川剧、滇剧、桂剧、湘剧、粤剧、赣剧等,是研究我国戏曲板腔体系、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创新资源。汉调自汉调艺人米应先、王洪贵、李六、余三胜、谭志道等先后进入北京而带入京城,极大地影响了北京戏曲界,当时有“班曰徽班,调为汉调”之说,在徽班汉调的基础上催生了京剧。在京剧的形成过程中,有过特殊的贡献。汉剧剧目丰富,号称八百出,现保留的资料所载尚存六百五十出,较流行的约三百多出,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传说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楚剧

  楚剧,系湖北地方戏曲剧种。清道光年间形成于湖北黄陂、孝感一带,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。旧称哦呵腔、黄孝花鼓戏、西路花鼓戏,1926年改称楚剧。主要活动与分布区域有武汉、孝感、黄冈、荆州、咸宁、宜昌、黄石七地市四十余县。现有专业剧团13个,从业人员1500余人。 

  现存剧目约500个,常演剧目200余个,其中《葛麻》在全国颇具影响。声腔分正腔、小调两大类,后从湖北清戏引进高腔曲牌,使楚剧增加了一类新的腔调。楚剧表演讲究贴切、自然、不拘一格地运用程式手段,乡土气息浓郁,代表人物有沈云陔、高月楼、关啸彬、李雅樵、熊剑啸等。楚剧注重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,1923年首创花鼓戏改人声帮腔为胡琴伴奏,1932年对表演、服装、化妆进行全面改革。楚剧颇具包容性,能吸收京、汉大戏的剧目,既能演生活小戏、现代戏,又能演宫廷大戏和武戏,表现手段丰富多样。

 

 

荆州花鼓戏

  荆州花鼓戏的前身是1954年正式命名的“天沔花鼓戏”。荆州花鼓戏源流缺乏文献记载,相传起源于明代末年的江汉平原。其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。荆州花鼓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“剧”的“田园时期”、初具戏剧形态的“草台时期”、引入丝弦伴奏的“丝弦时期”、文革十年的“消退时期”、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“鼎盛时期”。当前正处于兴衰更迭与曲折起伏的“濒危时期”。 

  荆州花鼓戏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。主要唱腔有高腔、圻水、四平、打锣腔和二百余种小调。剧种击乐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,锣鼓牌子有“挑千子”、“三起板”、“鬼挑担”、“牛擦痒”等76个。“摘花”、“带彩”、“咬碗”是荆州花鼓戏表演尚存的三项特技。剧种传统剧目有《站花墙》《双撇笋》《掐菜薹》《打莲湘》等二百余。荆州花鼓戏扎根于江汉平原沃土,深受广大群众喜爱。剧种所具有的剧目内容的通俗性、声腔艺术的民歌性、舞台表演的生活性、演出方式的灵活性等特征,体现了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。

 

版权所有 Copyright@ 2010 湖北省档案馆 通讯地址:武汉市水果湖洪山路87号 邮编:430071
信息投稿邮箱:daxx33853@163.com
湖北省档案馆值班电话:027-87233715
档案查阅咨询电话:027-87233921
鄂ICP备05006984号-1